“健康起点,希望未来”——母婴保健主要健康知识
发布时间:2025-03-31
1. 孕前保健
健康检查:夫妻双方在计划怀孕前3-6个月,应进行全面体检,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、传染病筛查(如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艾滋病等),以及女性的妇科检查、TORCH筛查等。通过这些检查,能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怀孕和胎儿健康的疾病,并进行干预。
生活方式调整:提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,每天0.4-0.8mg,可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。同时,夫妻双方要戒烟戒酒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,均衡饮食,适当运动,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。
2. 孕期保健
产检频率:孕早期(12周前)至少进行1次产检,确定怀孕和孕周,评估孕期风险。孕中期(13-27周)每4周产检1次,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和孕妇健康状况。孕晚期(28周后)每2周产检1次,36周后每周产检1次。
饮食与运动:孕期要保证营养均衡,适量增加蛋白质、钙、铁等营养素的摄入,多吃瘦肉、鱼虾、奶制品、新鲜蔬果。同时,可进行散步、孕期瑜伽等适宜运动,控制体重增长速度,降低妊娠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
自我监测:孕妇要学会自数胎动,孕28周后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数1小时胎动,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,12小时胎动数应在30次以上。若胎动异常,如过多或过少,需及时就医。
3. 产后保健
身体恢复:产后需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。产后42天内要密切观察恶露的量、颜色和气味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同时,产后要尽早开始母乳喂养,这不仅有助于婴儿健康成长,还能促进子宫收缩,加快身体恢复。
心理调适:产后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大幅波动,加上育儿压力,容易出现产后抑郁。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,产妇自身也要保持积极心态,多与他人沟通交流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。